浅谈中国经济的出路
Home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下,国家确实取得了充足的进步。然而危机已经浮现,未来这几年,经济会面临巨大的危机,想到以下几点出路。
怎么衡量一个国家的成功?不同的衡量指标,就会有不同的策略去发展。过去,国家都以GDP总量和增长来衡量中国的发展。然而,一个国家真正的成功,是国民每个人住得好、吃得好、生活得好,自由幸福富足。而如今,中国的老百姓都在拼命工作,都在为生计奔波,为三座大山——住房、医疗、教育——打拼,担忧日益高涨的物价,害怕失业。2018年的公开数据,中国GDP产出约90万亿,人均GDP 约6.43万元。可大多数老百姓依然需要拼命工作。钱到达去哪儿了呢?40年10多亿人的努力工作,为什么还不能生活舒适轻松一些?
2019年初,中国的官方媒体组织了一场以“预见未来”为主题的影响力峰会。前中金公司CEO朱云来说道:
“现在投资的规模非常大,在建工程175万亿,这还是2016年的数字。这170多万亿是什么意思?是当年GDP的2.3倍左右。这个数字在2002年的时候是1.1倍。这个比例太大了。”
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出口。2017年中,消费占GDP比重为39%,出口在GDP中占19%。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有多大呢?是非常大的。投资在2009年之前主要是制造业投资,而2009年之后换成了土木工程(房地产、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然而去中国西部,如新疆、甘肃等地旅游可发现,很多高速公路寥寥几部车。政府也提出“一带一路”计划,借贷资金给非洲国家,利用中国的基建能力帮助他们建设国家。这些都表明,中国的基建产能严重过剩,制造业中与土木工程相关产业也必然出现了巨大的产能过剩。为了避免让产业链的人们大规模失业,政府发起了一个又一个项目。可是它能永久下去吗?这么多基础设施是人们所需要的吗?这些基建投入何时又能回本呢?
再说房地产行业,行内人士估计说,中国这些年建完了今后20 年需要建设的住房。而据维基百科显示的2019年各国房价收入比资料,在全球93个可统计的国家中,中国为29.09,位居世界第2;美国为3.58,位居世界第90。也就是说,美国的平均房价仅仅是人均年收入的3.58倍,而中国的平均房价却是人均年收入的29倍。显然,按中国居民的平均收入和现在的房价估计,中国民众的住房购买能力仅及美国人的八分之一。在这样虚弱的房产需求状态下,中国还拼命扩大住宅建设,必然会导致房产严重过剩。
国家一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忘了它为什么出发。经济建设,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富足轻松的好生活,而不是让老百姓一味地建设到老,还房贷还一辈子,一代人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地为这高速发展的经济透支生命。除了提供工作让人们不失业外,还能有什么办法?我想中国应该向西方高福利国家学习,建立国民基本工资制度。西欧福利制度中,大幅提高国民收入,几乎无门槛发放全民失业保障金。这些国家不仅向本国人民提供高福利,还向从中东战争国家移民过来的难民提供高福利。前面说的175万亿,分给14亿人,就是每人12.5万。
政府想通过投资来解决失业问题,造成土木工程经济的繁荣,也抬高了土地价格,进而抬高了房价,让人们口袋里的多数钱都来买房,让其他实业经济赚钱艰难寸步难行。因房价导致城市生活各种消费的高物价,进一步让人们生活困难。
假定土木工程经济的上下游所有劳动人口是1亿的话,那么政府通过大力发展房地产和基建,让1亿人不失业,也造就了成千上万的超级富翁,却让数千万的人背负高企房贷,让14亿人手上的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同时实业经济的困难让另外的许多人失业了。而如果直接给那1亿人发失业保障金,每年2万,发10年,才20万亿。对比于2016年的在建工程投资175万亿,是不是少很多呢。10年时间,这1亿人也慢慢加入到社会经济生活轨道了,最差情况下回归到农民,也不至于发生大的问题。
大概努力了一个世纪的中国人,很难接受人们可以不劳而获的想法。拼命惯了,没法闲下来。或者是利益链上的顶层人士们,没法抵抗这大量金钱的诱惑,让政策继续向土木工程经济偏斜。同时政府担心人们游手好闲,造成社会问题。
人这一辈子为什么就应该拼命工作呢?祖先几千年来,使用简单原始的农耕技艺便能生活繁衍。如今,几百年来,出现了那么多的高科技、聪明人,为什么人们的生活还不能更简单一些呢。世间的人们已经忘了努力工作一开始的缘来。哲学家罗素在《闲散颂》这篇文章里讲得明明白白。在西方,国王和教皇骗所有农民说,你们要努力工作,我们的贵族和宗教教职人员才能给你们祈祷,让上帝保佑你们。在中国古代,皇帝宦官们骗所有的老百姓说,我们就是赵家人,天下是我们打下的,我们就是天经地义的世间主宰,你们要努力耕田,给我们提供粮食,好保护你们不受外敌欺负,结果在和平时期建了一大堆富丽堂皇的官邸,在皇宫里养了佳丽三千。在工业时代,资本家们告诉工人们,你们都要努力工作,好让我们都不失业、淘汰对手,而当资本家们挣得盆满钵满也实现垄断的时候,仍然让工人们拼命工作。在二战时,美国通过科学的组织和方法,少量的人就能给前线战争以及后勤线上生产军需物资和武器的大多数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所需和日常生活物品。
在现代,西欧高福利的国家向我们表明了高福利是可行的。有人说,我们的工业科技都很落后,还没到达那个阶段。然而,1978年前,西方尽管比中国领先,可也领先不到哪儿去,那时的全世界对比于今天,几乎都一样物资贫穷。随着这几十年,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工业科技水平,已经超越所有这些西欧高福利国家了,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我们畅想一下,如果今天中国,将幼年小孩和领取退休金的老年人除外,约9亿数量的16周岁到59周岁的适龄劳动人口都可以领每月基本工资2000元,会发生什么。
前面所说,大量的效能低的基建可以暂停,房地产行业可以刹车,不用担心产业链上大规模的失业人群。政府的财政收入压力骤减。当前,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于卖地收入。政府无需哄抬高昂的房价,使房价保持一个合理的较低的水平。政府可以减少大规模印钱。超发纸质的货币,从来不会创造价值,反而稀释了所有人的财富。
政府不用担心大规模失业的问题,也可以因此优化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可以利用科技精简政府的各方面的财政支出。
如教育行业,如今科技的发展,已经能大量降低老师的工作,甚至大量减少老师的需要。如上课放全国名师的教学视频,利用软件来批改作业等等,老师转而像大学助教,来做少许的辅助和答疑。这样来大量减少老师的工作时间,因此也大量减少老师的需要。这为什么不可以呢?
2018年一篇文章《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风靡网络。文章提到有两条教育的平行线。成都七中2017年30多人被伯克利等国外名校录取,70多人考进了清华北大,一本率超九成,号称“中国最前列的高中”。而中国贫困地区的248所高中,师生是周边大城市“挑剩的”,曾有学校考上一本的仅个位数。直播改变了这两条线。200多所学校,全天候跟随成都七中平行班直播,一起上课、作业、考试。有的学校出了省状元,有的本科升学率涨了几倍、十几倍。
截至2015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539万人。2018年,公共教育支出3.2万亿。而像猿辅导、小猿搜题这类中小学教育APP,有中小学的各种视频课程和拍照搜题找答案等功能,通过几千人由专职老师、软件工程师构成的团队就服务了几亿的学生用户。假如有3000人,人均年薪30万,则工资年支出9亿,公司运营各方面总支出算作20亿。这是仅服务中小学生,再投入80亿,去囊括所有各级各类学校课程,则算作100亿。这是课程的投入,当然公共教育支出还包括学校的建设、教授研发的经费等等,但大头应该是教职工的工资。高科技的市场化机制的100亿跟传统的事业单位体制内的3.2万亿相比,是惊人的。所以公共教育使用科技来变革的话,这必然可以减少支出许多。
为什么不找更多的学校来变革呢?大概是这个想法,让所有的老师和教育局领导感到恐惧。引进科技导致的百万千万人失业该怎么办?所以因为没有国民基本工资的福利制度,让政府不敢尝试使用科技去精简社会各公共部门的人员,常常不但不精简,而且乐意造成大量的冗余,尽量让每个萝卜都能找到坑,来维持社会稳定。
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政府机关人员,包括国家机关人员、政党机关人员和社会团体机关人员;二是事业单位人员,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科研、文化等公立部门人员。这里面有许多岗位可以借助科技来精简。
开始国民基本工资的制度之后,还有一个好处。这几十年的激进发展,造成了政府和公民许多的冲突,如大力发展房地产的背后,引起许多因为暴力拆迁反抗政府的社会性集体事件,再如大量工厂背后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又如近些年金融体系缺乏监管,P2P业务的兴起、影子银行的兴起,造成许多中小投资者被骗,而引起种种群体性事业。
在社会反抗增多的同时,中国的维稳经费快速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公共安全开支最多的国家之一。2009年的5140亿维稳经费已接近同年军费开支5321亿。维稳费用高于军费这一实况,直到2015年才稍有改变,2015年军费为9114亿元,维稳经费是8899亿元,这是2009年以来中国的维稳费用首次比军费少。
如果实施国民基本工资制度,则必然提升国民百姓的幸福感,则维稳费用可以大幅减少。如减少到1000亿,则是省下8000亿元,政府财政收入压力又减少许多。
大家会说,那这样人人都不工作了。不会的,西欧高福利国家依然有许多人工作,只不过朝九晚五周末双休,轻松许多。普通上班族就如我国的公务员那样。多数人依然会有许多消费欲望,这些使得他们依然参与工作,只不过会去选择相对轻松的工作。能有更多向往艺术等小众爱好的人们,可以不用担心生计,去追求自己的爱好。也会有更多的人们为自己的好奇心工作,从而去探索基础科学和各种科技。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都是因为有充足的空闲时间来探索思考,才改变了世界。为生计辛劳奔波的人们,活着已经花费了全身力气,哪有时间思考其它。
让我们简单算一个数字,城市常住人口基本工资是2000元,农村常住人口基本工资是1000元算的话,则一年工资分别是2万4和1万2,而按2018年的数据,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中,城市约5.3亿,乡村约3.6亿人,则5.32.4+1.23.6=17万亿。这基本工资是按在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的情况算的,如果基本工资按各地区的物价水平设定的话,则没有这么高,所以再打个7折,则约是12万亿。
西欧高福利国家的制度是全民几乎无门槛地领取失业保证金。所以就算做不到全部劳动人口都可以领国民基本工资,是不是可以做到像西欧高福利国家那样呢。那么扣除掉在职的人口这部分支出后,这样所需的费用又将减少。
前面提到2016年的在建工程投资是175万亿。如果政府想这么做,从中挤出12万亿是很容易的。根据政府公开数据,2018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18.3万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是22.1万亿,国内生产总值(GDP)是91.9万亿。
从这些数字看出,国民基础工资福利支出12万亿对于全国公共财政支出22万亿来说,再增加这财政支出的话,似乎是困难。而对于在建工程投资却是九牛一毛。少建一些工程就可以给老百姓这个福利了。全国的老百姓们,未来的日子,你们是愿意多几条地铁、多几条高速公路、看着房价越来越高呢,还是说希望每月有基础工资领,生活可以有基本的保障呢。
今天简单地抛出这个问题,供大家讨论。
未来的几十年,希望国家能向西欧福利国家那样,人们富足舒适,80后和90后们能生活得相对轻松舒适。而不再像60后70后的父辈们为子女有套房子掏空毕生积蓄,也间接地为冗余的基建买单。人生回头一望,已透支身体拼命工作几十年。他们如此辛苦,是不想让子女如此辛苦。
国家就像一个公司,是不能靠一直的融资或银行借贷,靠透支未来,去招很多员工来发展一堆不赚钱又没前景的业务来成功的,表面上人多又热闹。而只能靠精打细算,开始精简多余的人员,通过科技提高运营效率,处处节俭避免一毛一分的浪费,把有限的资金和人力花在刀刃上,提高投入产出比,通过不错的工资福利让员工感到充实和幸福,才能持续地发展。
所以中国未来的出路是,实施国民基本工资制度福利,减轻失业人口的担忧,暂停大量效能低的基建投资工程,刹车充满泡沫和严重过剩的房地产行业,用科技精简教育等社会公共部门人员,精打细算地降低各方面的公共财政支出,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为以提高全体人民的幸福感为中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