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的動畫之旅 | 原創,AI翻譯

Home 2025.07

來源:chatgpt.com

近年來,我一直住在中國廣州。2022年我在天河CBD工作時,有一天去辦公大樓,把車停在附近一個住宅社區的停車位。我看到一位父親用iPad幫助兒子進入電梯,同時考他問題。兒子用英語回答。兒子年紀很小,大概4、5歲。當時我印象深刻。

那裏的房子當時價值600萬或1000萬人民幣,相當昂貴。所以他們算是富裕家庭,而且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我曾聽過人們辛勤工作為了讓下一代成功,只是沒在現實生活中看過實際場景。

有一點是,當我20到25歲時,生活中很少看到孩子。但當我自己有了孩子後,才注意到孩子無處不在。

由於這幾年我作為外資銀行的承包商工作,英語進步很多,並在工作或個人學習中使用。

我也把英語學習視為女兒的重點。女兒2021年出生。2023年12月,我在微信視頻上傳了一段影片,內容是女兒唱《Baby Shark doo doo》和《Finger Family》,一邊數手指,還有《Happy Birthday to You》。這段影片獲得的點讚和觀看次數比我平常的影片多。

當時她2歲。我覺得她對中國同齡的孩子來說很有啟發性。

能夠這樣唱歌並不容易。在中國,要接觸YouTube Kids並不容易,它們被防火長城封鎖。

所以我買了Apple TV和Fire TV Stick。無法接觸這些影片導致我和父母之間有衝突。父母想給女兒看中文動畫,但我更傾向讓她看英文動畫。

有時候,如果Apple TV或Fire Stick的VPN代理失效,父母和我太太也無法解決。這時如果女兒還想看英文動畫而我剛好不在,她就會為此哭鬧。

起初,父母無法理解我為什麼這樣做。他們覺得中文也可以。我明白。但在這個社會,競爭太激烈。她在中國長大,所以一定會中文,但她缺少的是英語教育。我20多歲時花了幾年學習這語言。如果她能在20歲前達到熟練程度或雅思7分,將來在國際企業中會表現得更好。

我和太太還有很多爭執,她認為我不該讓女兒經常用我的第二部手機(Google Pixel)看太多英文動畫。我不覺得這是問題,因為我可以逆轉近視。請參考我的論文

改變他人(包括親人)的觀點真的很難。看到女兒在英語上的進步後,他們開始接受讓她看英文動畫。

有人說手機正在破壞人們的多巴胺系統,我們不該讓孩子過早接觸電子設備。

其實我不這麼認為。英文動畫和英語環境有什麼區別?英語環境就是一種實體、真實的英文動畫。多彩的場景可能會刺激大腦,那多彩的遊樂場呢?

像Geoffrey Hinton和Elon Musk這樣接觸數位科技超過40年的人,數位設備會改變他們的大腦嗎?這些工具只是記錄和分享資訊的媒介,關鍵在於怎麼使用。

我們會在旅行時讓女兒看英文動畫。我把第二部手機放在座椅頭枕的空隙中固定,這樣不會掉下來。

截至2025年6月,女兒大概有500小時的英文觀看經驗。從2023年4月到現在,已經兩年,相當於每天一小時。雖然她還不會唱更多英文歌,我們也不刻意要求或練習。但毫無疑問,她的大腦已經改變很多。

通過英文動畫,她也學到很多。我不知道她具體看什麼,但如果問她,她會回答。當我們談到某些話題時,她也會提到某些英文動畫的內容。

試想:如果中國每個孩子都這樣做,不到20年,中國就會變得像新加坡。李光耀在半世紀內將新加坡變成一個英語國家。

好消息是,雖然防火長城分隔中國與全球,但幾乎所有TikTok上的熱門英文影片,我們也能在微信視頻或抖音看到,還有中文字幕。素材非常豐富。

我在新加坡銀行當承包商時,聽說我們團隊有些印度同事在家和孩子講英語。這讓我很驚訝。想想中國,清華或北大的畢業生可能沒有這種紀律或文化在家和孩子講英語。

但我覺得對印度部分地區和新加坡來說,這很自然。

我女兒生活在未來。或許有一天,所有國家的孩子都會從2歲開始看英文動畫。再過幾代,比如2050年,80%的人口都能講英語。


育兒小貼士

2025


Back D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