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完全指南 | 原創,AI翻譯

Home 2025.02

目錄

  1. 與母語者實惠英語練習
    • 每25分鐘課程僅需18元人民幣
    • 專注雅思口語訓練
    • 使用拼多多進行課程比價
    • 教師為菲律賓籍母語者
    • 目標:雅思成績從6分提升至7.5分
  2. 精通英語之道
    • 每日投入16小時學習
    • 通過沉浸式學習重塑大腦
    • 日常溝通全面使用英語
    • 以技能突破輟學限制
    • 將學習融入日常活動
  3. 英語學習秘方
    • 透過Google、TikTok、Netflix學習
    • 專注愉悅的沉浸式方法
    • 打字速度從每分鐘5字提升至20字
    • 避免痛苦的應試準備
    • 將方法應用至其他學科
  4. 透過大量輸入提升英語
    • 從中文內容轉向英語內容
    • 運用歌曲、名言、遊戲輔助學習
    • 無字幕觀看超過100部影集
    • 每日投入8小時學習英語
    • 強調自然無痛的學習方式
  5. 英語學習之旅
    • 從Paul Graham文章起步
    • 以TikTok作為主要學習工具
    • 耐心閱讀超過15本英文書籍
    • 透過Upwork客戶項目實踐
    • 注重沉浸式學習而非機械記憶

與母語者實惠英語練習

2025年2月15日

近日透過拼多多平台嘗試了與英語母語者的會話練習課程。

客服會透過您的手機號碼添加微信,協助安排課程。

價格十分實惠,每節25分鐘的課程僅需18元人民幣。教師來自菲律賓——順帶一提,我正是這次聊天中學會了”Filipinos”這個詞。

透過X平台的貼文發現此課程,其親民價格吸引了我。儘管兩年前雅思成績已達6分,但今年目標是衝刺7.5分,需要加強英語練習特別是口說與寫作環節。

我們進行了雅思口說練習,教師提問了關於旅行、拍照習慣及交通堵塞等考題。

對比知名平台VIPKID多年前25分鐘課程收費150元人民幣,現今這個價格確實極具競爭力。

我亦在拼多多搜尋日語會話課程,但目前暫無商家提供相關服務。

未來考慮參與更多英語課程。

圖源:拼多多

現已購買10節課程(共180元),並嘗試了拼多多上另一家商戶。我偏好透過拼多多比對選購產品與服務。


精通英語之道

2022年11月8日

一年前我的英語能力閱讀尚可、聽力欠佳、寫作口說薄弱。經過新加坡企業的歷練,如今英語四大能力皆達熟練水準。

近期通過多輪面試,獲得數家服務大型銀行的外包公司錄取。雖仍以合約形式為大銀行工作,但作為輟學者能獲此成就已倍感自豪。

面對中國艱難的經濟環境,我有信心未來十年內不會失業。許多畢業生遭遇裁員,中年求職更顯艱難。社會現實殘酷,我唯有全力以赴確保工作穩定以支付房貸。

我以刻苦方式學習英語。除965工作制外,所有休閒時間皆投入英語學習——週末16小時、工作日8小時。半年後發現大腦產生奇妙變化,開始熱衷用英語聽說讀寫,清醒時必定接觸英語材料。當然邊聽講座邊寫代碼時仍會感到煩躁。

如今熱愛以英語表達。只要中文朋友能讀懂基礎英文,便主動發送英文訊息。製作雙語短影片時,會同步準備雙語字幕與配音。儘管身處中文環境,卻宛若英語母語者。

為何如此?一因現今運用英語輕鬆自如,二為追求完美英語水平,三望激勵友人達相似境界,最後則是實踐所學頗具趣味——尤其當多數人難以企及時更顯酷炫。而僅僅一年前,我尚無法做到此般程度,可見轉變之神奇。

如何實現每日16小時學習?若可使用手機,便暢刷TikTok與Youtube Shorts趣味短片;無法使用時則透過Google Podcasts收聽節目,Youtube Premium會員更可後台播放影片。

何時同步收聽英語講座?駕車時、臥床時、入睡時、用餐時、步行時、騎車時、交談時、如廁時——讓英語講座持續播放,偶爾專注聆聽理解。發現此法學習效率驚人。

如今日常英語與工作英語皆已熟練,接下來欲精進學術英語。方法雷同:大量聆聽學術材料。有信心一年後學術英語能力將顯著提升。

上文提及與人交談時同步聽講,實則使用耳罩式耳機,既可清晰聽見人聲亦不漏失耳機內容。另備手機掛繩懸於頸部,周邊無人時直接以手機揚聲器播放,此方式較耳機更常使用。

身為大學輟學者,始終努力突破生存困境。現今跨國企業更看重英語能力而非文憑,且存在大量服務國際企業的外包公司,求職已然輕鬆。

實際上距銀行正職僅一步之遙,最終面試未過關並非英語不足,而是技術深度稍欠。

我的答案是:若能做到大學生無法完成之事,便能脫穎而出。尤其在高度競爭的硬核技術領域,輟學者、自我證明者與高薪追求者皆有大量機會。

因此刻苦用半年時間每日學習16小時突破困境。最大啓發是:既然英語可速成,其他領域何嘗不可?

現正磨練學術英語理解力,整日聆聽火箭製造、Ray Dalio經濟學原理、電腦組裝基礎等講座。同一講座反覆聽一周,初聞時茫然不解,一周後竟能聽懂大部分內容並理解核心觀點,實為驚奇——原本自認無法理解這些英語講授的專業知識。

如何成為頂尖人才?我想已找到答案:持續整日、整周、整年學習,終將鋒芒畢露。

最大障礙在於易分心的性格與貧弱的專注力。但好消息是:當連續播放講座兩小時讓聲音環繞耳際,便能集中精神聆聽一小時。尤其駕車時目視前方無聊之際,心神恰好能專注吸收知識。兩小時車程中可專注學習1.5小時,豈不妙哉?

如今新能源車日漸普及,我也購入哪吒V潮400lite版——認為是十萬元內最優選擇。中國年輕一代皆可負擔此車,長途駕旅無需憂慮油費負擔。

此法僅適用技術知識與學術論文。至於需要動手實踐的珍貴知識,今日尋得解法:當進行電路組裝或Arduino實驗時,常因進度緩慢而焦慮放棄。現今邊聽英語講座邊動手,縱使實驗失敗仍能鞏固英語——至少對某些詞句更熟悉百分之一。若在家以藍牙喇叭播放講座,便可整天沉潛實驗。需要耐心完成勞務工作時,播放講座便能放鬆進行。

是否令人振奮?確然。若能輕鬆高效學習,既可快速進步又無須強迫自己,實具吸引力。若能沉心進行任何勞務實驗,更是美妙。

這便是我成為頂尖人才之道:每日16小時學習、16小時實驗、16小時探索。

現有一歲半女兒。其父學習27年,耗時2小時寫就此珍貴心得,謹此獻予她。27歲的我要成為頂尖雖非易事但仍有机会,卻深信女兒將來必成翹楚。

長江後浪推前浪,人類潛能無限奇妙。


英語學習秘方

2022年9月30日

近日與朋友分享轉職經歷,最令他們驚訝的是我一年內英語能力大幅提升。

曾撰文分享英語學習方法,茲總結高中畢業後的總體投入:

7年使用Google搜尋閱讀英文網站;半年每日至少6小時刷TikTok或Youtube Shorts;觀看約100部Netflix影視劇;閱讀30本英文書籍;於國際企業以英語工作;半年每日聆聽Google Podcasts至少4小時。

看似艱鉅任務?實則毫無痛苦。如同學習母語般自然,相信每個中國人都能達此水平。這幫助我通過跨國企業英語技術面試——據聞每50位開發者僅1人能流利說英語。

加入新加坡銀行擔任合約員工前,我的閱讀尚可、聽力普通、寫作口說貧弱。首日工作時每分鐘僅能打5個英文單詞,數月後進步至20字。雖仍有語法錯誤,但已能清晰表達且同事理解無礙。

同事強調英語環境重要性的確,但現今我們可透過網路模擬英語環境。Youtube、Netflix與Google Podcasts皆屬良材。

曾參加托福考試卻因電腦适配器未接妥導致螢幕熄滅,插回後15秒內未被監考老師看見而取消資格。將於黃金週重考。模擬考得分80-90(總分120),但擔心正式考試表現。聽讀部分艱難,且厭惡應試準備——如同學生時期對電腦練習的強迫感令人痛苦,缺乏此類自律。

既然我的方式能顯著提升英語,為何要為考試而學?雖有諸多理由,但終非所願。

當自覺英語進步卻受考試挫敗後,開始通勤時收聽Podcast。每日步行2-3小時配戴藍牙耳機聆聽,Lex Friedman Podcast品質優異,常聽Steve Jobs與Tony Fadell演講。

每日5小時Podcast收聽數月後,驚覺大腦蛻變:如今英語表達如中文般流暢,思考時能迅速轉換語彙。

既然此法可學英語,何不應用於日語、硬件等任何領域?

洞見在於:大腦易分散注意力,若置於特定環境便能間歇專注。讓大腦沉浸5小時英語談話,其中約2小時能專注理解,便可感受高速學習!

此為我刻苦之道。現開始學習硬件與晶片,整日聆聽電容與電晶體原理。電流如同流體,電子元件猶如軟體庫,電氣參數好比軟體API。經日間反覆思考聆聽,終獲深刻洞察。

我本性懶散,若我能做到,任何人皆可為。當今高度競爭時代需刻苦方能卓越,欣尋得無痛努力之法。

瞧,此文僅耗一小時寫就。而半年前,自寫一句話仍覺痛苦。

以近日最愛名言作結:

優等生與卓越生的區別在於:優等生關注成果,卓越生沉醉學習過程。

諸友久違,願一切安好。


透過大量輸入提升英語

2021年1月25日(原文為中文,為便於翻譯為其他語言特轉為英文)

2014年遇編程問題時,我會在Google搜尋英文網頁。但因閱讀緩慢需頻繁查詞,如墜雲霧遂轉向中文內容。那時只要可能皆優先閱讀中文。然而過去六年情況逆轉,現僅在無英文內容時才閱讀中文。閒暇時沉浸英語世界:無字幕觀看美劇、瀏覽TikTok影片。儘管努力,英語水平仍不及中文,或許僅達其一半。

關於「如何將英語學至母語水平」,相信已尋得答案。過去兩年英語持續進步,尤其是2019年下半年。回想若2015-2016年同等努力,現今水平或已更佳。隨著時間積累,現可運用英語資源解決以往放棄的難題,能閱讀更多專業書籍開拓視野。網路時代讓我們足不出戶模擬英語國家生活——英語國家民眾與我們相似,多數時間沉浸手機與電腦網路。一旦掌握自由上網技巧,便能進入他們的世界。

這些心得獻給過往的自己、當今中學生大學生、以及所有自學英語者。前文〈英語學習之旅〉述及多年經驗,此處補充近期體悟。

如同任何學科,關鍵在尋找樂在其中的方法並堅持。若愛英文歌,便從逐詞學習歌詞起步,理解意涵後聽歌默寫。若覺艱難亦無妨,轉學新曲。學完百首最愛歌曲後,大腦將煥然一新——相似歌詞旋律更易理解。欲達母語水平,可再學百首不同主題曲風,從情歌到鄉村音樂。

若喜歡名言,找百則欽佩人物的勵志語錄,逐條查詞理解。若崇拜外國人士,追蹤其Twitter逐條閱讀推文。若愛玩遊戲又想學英語,嘗試英語版遊戲百款。若愛看美劇,嘗試無字幕觀看——初時艱難,但持續觀看會逐漸理解。無字幕太難可改英文字幕,Netflix與Youtube皆便於設置字幕。看完百集劇集或紀錄片,聽力將顯著提升。持續數月後會發現回不去從前水平——語言學習奇妙之處在於:一旦理解便永難忘卻。

現為自由工作者,每日投入大量時間提升英語:閱讀Kindle數章節、瀏覽TikTok短影片、觀看Netflix劇集紀錄片、探索Youtube多元內容。隨興所至選擇內容,唯一要求是:既然選擇喜愛內容,便需專注理解每句話。

數據佐證:觀看數萬TikTok影片並點贊約萬則;Netflix觀看百部紀錄片與電影;閱讀逾百篇英文博客文章;讀完15本英文書籍。此進展主要耗時於2019年下半年,平均每週五日每日八小時,重點提升聽讀能力。

堅信不應強迫學習——堅持本身即痛苦。尋找最享受的內容與方法:觀看國際版TikTok毫不費力無需堅持。若材料太難便尋更簡易者,由淺入深漸進。語言無所不在,話題表達豐富多元。

進步關鍵在反思中文習得過程:非透過文法練習,而是入學前觀看大量武俠影視劇、與父母進行簡單對話。英語學習理應相同。

中學時代即便學過英語,聽讀能力仍弱。應試教育中學習效率有限,除考試外鮮少主動學習。過去學習資源匱乏,僅有《新概念英語》等教材與錄音帶:小學偶爾課堂聽錄音,中學晚自習前約15分鐘聽力練習。

儘管上網麻煩,現今網路提供豐富自學資源。學習任何事物皆類乎英語學習:相信時間力量,沉溺最基礎知識。學物理從基礎實驗系列起步,學編程從圖形編程入手,練繪畫從簡單描摹開始。將學習遊戲化——即便用TikTok學英語也真實有趣令人沉迷。

當學習成為遊戲,我們更專注且思考愉悅。若理解困難便搜尋更簡易材料,閱讀英文童書、觀看兒童動畫電影皆屬佳徑。

應思考如何鼓勵中學生大學生及英語學習者。分享這些心得後,願以略帶誇張的結語作結:像母語者般學習英語,確實簡單而愉悅。


英語學習之旅

2020年8月16日(原文為中文,為便於翻譯為其他語言特轉為英文)

歷經多年掙扎、嘗試無數方法與應用程式後,終尋得真心熱愛英語之道——無需強迫自己,純然樂在其中。現保持定期使用英語習慣:閱讀英文新聞、書籍、無字幕觀看美劇、瀏覽英文網站、聽讀大量內容。甚至與外國人實際對話,曾透過英語遠程協助荷蘭客戶建置網站賺取收入。且聽我道來。

高中時覺課本英文課文枯燥,但讀完《黑客與畫家》後認識其作者Paul Graham。他寫就許多充滿原創觀點的精彩散文,我瀏覽其個人網站列印文章閱讀。每遇生詞便查紙質字典,每次耗時半至一分鐘十分乏味。但因文章趣味盎然堅持不懈。曾嘗試閱讀歐威爾《動物農場》等英文書籍,卻因詞彙量不足缺乏耐心而放棄。

大學重訪Paul Graham網站閱讀數十篇散文,此時用Chrome插件可快速查詞效率大增。編程工作亦接觸Stack Overflow等國外技術問答站與GitHub項目,但當時詞彙僅限技術術語,會話英語與暢銷書閱讀仍力有未逮。

201年赴美期間憑破碎英語可應付問路、與Uber司機聊天等簡單對話,但常聽不懂對方所言頗為尷尬。

此後忙於工作未系統學習英語,僅偶爾閱讀文章或查單詞。聽說能力停滯,閱讀始終吃力。

2019年5月於外包公司工作時,想承接國外項目。在Upwork填寫資料後,竟有阿姆斯特丹客戶聯繫。我們透過WhatsApp溝通共建網站,甚至進行數次語音通話——因聽力極差過程尷尬,必須請客戶放慢語速不斷重複。最終完成項目交付網站,賺取數百歐元。此時堅定告訴自己:必須學好英語。

強迫自己用Kindle Mac閱讀《The Accidental President》(關於二戰時期杜魯門的著作),耗時逾月艱苦異常——充斥專業術語、地名與深奧詞彙。逐詞查閱進度緩慢,但完成後突破心理障礙:既然能讀完如此巨著,普通文章與日常書信應不在話下。

持續閱讀更多英文書籍:《The Everything Store》(亞馬遜傳奇)、《To Pixar and Beyond》、《Jony Ive》(蘋果設計師傳)、《別鬧了,費曼先生》、《人類大歷史》、《物理之美》、《費曼物理學講義》前十章、《大亨小傳》、《一個數學家的辯白》、《時間簡史》等,部分讀一兩章即放棄。

閱讀英文書訓練耐心:必須清空心思享受「浪費時間」,接受緩慢進度。絕不強求讀完——隨意翻閱即可。若心想「必須讀完」會焦慮難當無法深入理解每句話,若不句句理解則感覺徒勞。調整心態後反而在無事可做時持續閱讀。每本書耗時一至兩週(中文版僅需一兩天),耐心是關鍵。

閱讀累積詞彙與理解力,但無助聽力。為提升聽力,無字幕觀看Netflix劇集與紀錄片。告訴自己:聽不懂無妨,看畫面抓單詞即可,如此毫無壓力。最終觀看數十部紀錄片:《任務控制》、《我們的星球》、《美國工廠》、《史匹柏》、《流血邊緣》、《黎明牆》、《民主邊緣》、《洪德羅斯》及數季《六人行》,甚至跟隨豆瓣網友整理的片單。

此後聽力略有進步,但仍遺漏許多細節。

曾試用有道等單詞應用程式,同步查閱生詞以便複習,但最終放棄。背單詞實無必要:生詞隨時可查,常見詞自然重複記憶,生僻詞即便背誦隔年亦忘,何必受苦?即便中文亦有生僻字不識,但不影響日常生活。

真正突破來自TikTok(國際版抖音)。我曾多次讚譽,仍要重申:這是最佳英語學習工具。

短小沉浸的趣味影片宛如與外國人面對面對話。10-60秒影片可無限重播,無盡播放流抓住注意力,學習變成遊戲。具高中英語基礎者刷兩三个月後,皆能理解大部分內容。

TikTok更開拓眼界,推薦未曾知曉的事物。有別於需預先決定是否閱讀的書籍,TikTok以生動短影片瞬間呈現,此推薦機制與短格式結合極具威力。

遠不致焦慮,TikTok反令我平靜。引發焦慮的是無盡文字流,短影片則讓人沉浸。

最佳學習法是玩耍——未意識學習卻持續進行,TikTok實現此境。中國抖音展現全國日常生活,國際TikTok則展現世界。

過去一年平均每日使用TikTok四小時,逐漸能理解所有內容。一旦真正理解便永不忘記,語言學習神奇若此。TikTok擁有高品質內容,長度適中避免焦慮,且隨心觀看自由停止。

相較難以堅持的書籍與長劇,TikTok更適合無耐心的我。嘗試幾乎所有方法後,終為同類人尋得隨性有趣又高效之道。

亦曾加入Telegram英語學習群,與伊朗友人語音聊天數小時練習口說——實為免費語言夥伴。對方非母語者但英語遠勝於我,故從中學習。我們甚至視訊通話展示居住環境,曾與印度人視訊介紹彼此家庭,實難以置信——足不出戶結交外國朋友。

回顧過往,浪費時間強迫自己而非讓學習變有趣。如同幼年學習中文:沉浸武俠電視劇,入學前已能聽說理解。沉浸與溝通最為重要。現今網路讓人們足不出戶沉浸優質英語內容。

相信一旦掌握1000基礎詞彙,便應專注聽力——觀看TikTok、劇集或電影。與其記憶生僻詞,不如將核心詞彙運用得滾瓜爛熟。對中小學生而言,TikTok可成為自然習得英語並認識世界的絕佳方式。

當千個單詞成為第二天性,興趣與語感將驅動進一步學習。

曾想考托福證明能力,但旋覺無意義——既不出國留學亦不任教,自知水平即可。證書無法改變是否每日使用英語的事實。

如今英語已成生活必需:TikTok、YouTube、Netflix、Twitter、Google。

同時亦理解僅用中文生活亦無不可:中文書籍與知識浩如煙海,無需英語亦可過好人生。故本文非為製造焦慮,而是為需要者分享更輕鬆方法。

當然使用TikTok需些許設置:VPN、SIM卡技巧、備用安卓手機。近日教朋友使用耗時30分鐘。

此歷程亦讓我反思學習本質:於我而言,任何需要自律與強迫堅持之事皆難奏效。唯有玩樂、喜悅與真心認可方能持續。唯有當情願此事勝過其他,才能真正學成。


Back D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