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犯錯無實戰經驗 | 原創,AI翻譯

Home 2025.07.11

在尹王於其部落格提出近視逆轉方法後,此方法曾引起一些反對意見。我恰巧讀過一些。

自2022年起,我便按照這篇論文的描述進行實驗。

我能輕易判斷何為正確或錯誤。說遺傳是近視的主要風險因素是不正確的。在Todd Becker的YouTube影片開頭,有一段話:

近視,或稱近視眼,通常被認為是一種不可逆轉的遺傳性狀況,只能透過矯正鏡片或手術改善。其發病率在美國和歐洲為30-40%,在某些亞洲國家超過50%,但在非洲和前工業文化中罕見。近視的發病率與智商、學業成就和工業化程度相關,暗示環境因素在起作用——即近距離工作。

根據我的經驗,這是正確的。我父親有3個兄弟。4個兄弟中有3個沒有近視,1個有。我父親最小的弟弟有近視,且受教育程度最高,可能是大學學歷。他們出生於1960年代和1970年代。

至於我自己,我是在2009年左右初中時開始發展近視的。當時我大概有-2.00度的散光。我記得我曾在晚上熬夜,躺在床上關燈後用諾基亞手機。經過一個夏天後,我覺得我的視力變差了。

我恰巧認識一些持反對意見的作者。他們也會寫部落格或發表評論。在我進行了3年的實驗,尹王嘗試了許多方法來逆轉近視後,當我看到網路上這些反對意見時,我們的第一反應是不在乎。他們不知道我們付出了多少努力,我們如何拋棄自己的想法或重新開始,如何調整實驗,或如何思考這些問題。

作者警告我們關於尹王的發現是出於好心。但事實上,作者尚未對此進行實驗。我同意他許多關於創業的觀點,因為他有10年的創業歷程。但就近視本身而言,我們在實驗或閱讀中付出的大部分努力——以及人類對此的大部分發現或討論——都不重要。只有少數真相才重要。

我們並非對反對意見不尊重。科學就是科學。有20億人近視並不重要。其中許多人使用全度數的眼鏡,這些眼鏡可以讓他們在5米外看清黑板,但他們卻經常用它們來看手機。因此,他們的近視越來越深。

判斷尹王說法是否正確的簡單方法,就是把眼鏡放下。如果你的近視只有175或200度,你可以不戴眼鏡就能看清手機。如果你戴著全度數的眼鏡,你可以把手機放遠一些,比如80厘米或1米,你可能仍然能看清螢幕上的字。

我發現他們犯的大錯誤之一是他們不進行實際實驗,而我們卻進行了大量實驗並深入思考。他們只是說書上寫的什麼。

在企業世界中,我也能看到這種情況。在團隊中,工程師和領導者可能會提出解決方案。但其中一半可能不奏效。我們需要嘗試這些解決方案,看看會發生什麼。這就像我在10年的軟體工程經驗中,有數萬次認為代碼應該能運行,但測試卻失敗。

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看,我們實際上可以進行大量篩選。我們應該聘請、溝通和與那些更實際的人合作。在公司中,那些喜歡實際操作的人可能會成為更好的領導者。史蒂夫·喬布斯曾強調高績效個人貢獻者的重要性。

因此,在判斷意見的質量或真實性時,我們可以檢查他們的實際操作程度。作者是否進行了大量實驗?

我發現那些進行大量實際操作實驗的人,其實並不會過於堅持自己的觀點。我知道逆轉近視仍存在疑慮。近視逆轉的最佳度數是150度還是200度?我寫了一篇論文關於這個問題,《自然視力恢復:”剛好清晰”原則》

說起來容易,但實際進行實驗、建立理論,然後再測試,就像寫代碼一樣困難。

沒有實際經驗很容易犯錯。犯了無數錯誤後,你會發現與錯誤造成的損失或痛苦相比,為了找到真相和避免錯誤而進行大量實際操作實驗的麻煩是微不足道的。就像在股票投資中,總有一天你會知道,與投資錯誤造成的損失或痛苦相比,為了成功投資而進行實際、徹底的實驗努力的麻煩是微不足道的。


Back D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