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伟决定将重心转向机器学习 | 原创,AI翻译
目录
- 财务状况
- 遗憾错过早期房地产机遇
- 视错误为宝贵经验
- 以家庭财务健康平衡债务
- 通过职业转型追求自由
- 重视长期战略决策
- AI,我来了!
- 辞职全职投入AI领域
- 计划公路旅行沉淀思考
- 专注自我提升而非改变他人
- 保持终身学习思维
- 对获取AI职位充满信心
- 技能与工具
- 多编程语言广泛涉猎
- 云计算与DevOps经验
- 机器学习与数学基础
- 多语言跨平台能力
- 持续学习日语与AI
- 职位要求
- 倾向广州或远程岗位
- 专注AI/ML相关职责
- 期望月薪25-40k范围
- 偏好英语工作环境
- 非核心要求可协商
- AI作品
- 复现神经网络示例
- 发表AI学习文章
- 大语言模型训练实验
- 强调可微分计算本质
- 挑战传统AI命名方式
- AI构想
- 企业级LLM数据安全方案
- 基于Transformer的信息管控
- 垂直领域ChatGPT变体
- 未开发训练数据机遇
- 视AI为职业加速器
- 请求协助
- 寻求招聘方对接
- 面向全球工程师群体
- 提供专业互助支持
- 倡导批判性思维
- 恳请分享工作机会
财务状况
生活不易。2014年7月大一辍学后,志伟已在社会打拼九年。记得初到上海旁的昆山时,他满怀热情与好奇。某日下班路上,遇到房产推销员推荐单价7000元的楼盘。彼时他刚成为软件实习生,正忙于学习且首月工资仅4800元,觉得价格虚高未予理会。如今那些房产已升值至27000元/平。
回首往事,本质上是缺乏社会经验与预见性。所幸九年历练让他收获颇丰,试错过程中将错误转化为财富。只要健康无恙、债务可控,一切皆可重来——朋友可新交,工作可再寻。人总要为自己在这世上的生存找到支点,保持忙碌才能抵御生活本身的忧郁与懈怠。
虽错过买房时机,但九年后在家人的支持下,志伟与妻子购置了房产。无论生活多艰难,两岁女儿总能带来慰藉与纯粹快乐。更欣慰的是,最近搬进新家后他意识到:大房子确实比租住小单间舒适得多,宽敞空间让添置家电改善生活成为可能。
但120万元房贷也是现实压力。虽然房产价值与家庭百万资产尚可应对风险,但因厌倦日常工作(云计算)与业余学习(AI)的双重消耗,加之目睹企业AI进展普遍落后于开源社区和OpenAI,他决定离职寻求新机会,同时开启公路旅行。
从志伟的经历可见,这是个向往自由的人。28年的人生勤勉耕耘,他认为自己值得这份自由。基于长期战略和对时代趋势的诚实回应,他持续做出正确抉择:2019年预判中国楼市拐点,同期苦学英语终获外企工作机会。原本计划深耕云计算,却被AI分散精力。尽管业余学习机器学习算法有所进益,但疲惫感促使他决定全职转型机器学习工程师。
先辞职再求职的非常规选择,源于当今世界剧变的速度。正如他所言,多数企业已落后于开源社区和OpenAI的AI进展,他必须快速投身其中。作为非独立开发者,他需要加入组织才能全力投入AI领域——这正是经历四家大型企业(两家外包公司、两家银行)后认知到的现实:万人员工规模的企业本就有既定业务轨道,与前沿创新的节奏天然不同。
AI,我来了!
志伟果断选择裸辞,也因工作学习并行的疲惫需要休整。计划中的西藏公路旅行是他一直向往的心灵沉淀之旅。面对人生转折点,他需要在这片梦想之地思考规划。
人与人的认知进度各异:有人刚开始接触AI工具,有人已深耕十年,而志伟属于业余钻研一年的中间群体。他分享经验只为同类参考,正如坚持制作双语视频帮助网友学英语的初衷。虽然这种执着曾引发非议——有人觉得被冒犯,认为生活已足够艰辛为何还要被提醒”不够优秀”。如今志伟决心改变:停止试图改变他人,专注自我提升,对待他人将如对待女儿般宽容——准备英语动画资源但不强求观看。
这种开明源于国际同事子女的英语能力刺激,尽管与坚持中文动画教育的父母仍有分歧。父母同样不理解他辞职追AI的决定,本文也算是一种沟通方式。志伟本质是互联网原住民,肉身行走现实,思维始终连接全球信息网络。
投身AI的渊源要追溯至2008年初中开始编程的起点。15年历练使他成为信息极客,近期更领悟神经网络的张量维度调试技巧。其行为底层逻辑是终身学习改善生活的信念,虽过程痛苦但阶段性突破带来巨大满足感——比如苦听日语数月后已能舒适辨识语音流。
求职策略上,他计划旅行期间同步进行AI面试。虽然仅一年业余机器学习经验,但对神经网络手写识别等原理的透彻理解(最近刚顿悟细节)加上学习能力与工程经验,使他确信能获得市场顶尖offer。为此他调整简历结构,将技能工具段落前置以突显优势。
技能与工具
2008年编程至今掌握的技能分层:
- 5年以上:中英文写作、Java、算法、TDD、云计算、DevOps、后端开发
- 3-4年:粤语、iOS/安卓开发
- 1-2年:产品管理、机器学习、前端开发
- 1年内:大数据
常用工具矩阵:
- 语言:英语/中文/粤语/客家话
- 系统:Linux/Windows/MacOS等10+平台
- 编程语言:Java/Python/Go等15+语言
- 专业领域:SQL/NoSQL/JSON等
- 框架数据库:React/MongoDB/Redis等20+项
- 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LaTeX
- 开发工具:Git/Docker/Jenkins等25+种
- 机器学习:TensorFlow/PyTorch生态
- 云服务:AWS/Azure/阿里云等
- 当前学习:日语/机器学习/云计算
职位要求
- 地点:广州现场岗或全球远程岗(仅限于地球范围)
- 精神导师:Paul Graham/王垠等七位先驱者
- 日常期待:神经网络/Transformer/大语言模型训练相关工作
- 行业:偏向AI经验积累的任何领域
- 薪资:月薪25-40k人民币(按一线城市标准),社保公积金基数不低于2万
- 语言:优先英语环境,中文环境也可接受
- 时限:以两月为试行期,必要时调整标准
- 个性说明:略显自信过剩,注重算法代码胜过人情世故
AI作品
-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示例代码复现
- AI学习文章《禅与机器学习艺术》《终于理解神经网络工作原理》
- 本地训练LLM及神经网络,研读Transformer论文与代码
- 核心认知:神经网络无关”神经”,机器学习不在于”学习”,本质是可微分计算与编程——世人普遍存在命名谬误
AI构想
- 企业敏感数据专用LLM:在保障数据安全前提下,允许员工自由访问外部平台(如Twitter/YouTube/GitHub),由AI实时检测敏感信息
- 信息管控领域的Transformer应用:虽无真正理解力,但基于字符关系的分类准确率已近人类水平
- 垂直领域ChatGPT变体:金融/教育/房产等专业领域存在大量未训练数据价值
请求协助
志伟通过招聘平台积累近百HR资源,拥有遍布中、美、印等地的千名读者社群(多为工程师群体)。恳请合适机会推荐,他将以批判性思维互助回馈——人脑本就是16小时工作的天才版ChatGPT,具备创新与思辨的神奇潜能。
【志伟附言】 感谢过往八个月中学习两大云平台、服务公司业务的同时坚持机器学习与日语学习。如今虽身负120万债务,但28年的学习积淀使他确信:仅凭装载人类公开知识的大脑,足以开启AI工程师新篇章。无需像某些名人手握五千万启动资金,普通人也能在AI时代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