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行

Home PDF

3.14~4.1 在美國待了半個月,逛了斯坦福、Google、計算機歷史博物館、Y Combinator 孵化器,看到了一件件前輩們投入了巨大好奇心和精力而成的傑作,看到了一群群精英進入 Google 大樓給這個世界帶來最優質的服務,看到了研究生們在斯坦福蓋茨樓鑽研前沿學術,也看到了一屋子上百個不安分的年輕人在YC創業打造著他們的產品。接著來了舊金山,見到了很多流浪漢,警笛聲經常響起,感受到了不安。認識了矽谷華人創業團隊 Mailtime ,幫他們修修 Bug,感受了一下矽谷上班的樣子。看了一場NBA,近距離地看到了庫里和保羅。參觀了二戰英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還去了南北戰爭中著名的聯合廣場、德楊藝術館、加州科技館、很多公司的誕生地大學街、金門大橋、貝克海灘,去看了我住的地方三公里以內的Twitter、Uber、LinkedIn、Slack,還有 GitHub、Pinterest、Docker、Amazon、Dropbox在附近不過沒去踩點。

一直受朋友的影響和自己也本身比較嚮往矽谷,3月2號下午再一次有了去美國的念頭,果斷去填表,12天後出現在了美國,玩了半個月。花了總共2萬人民幣。極大地鼓舞了自己,以前覺得很難的事情,現在輕易地辦到了。以前還在好奇簽證是個什麼東西、我要存多一點錢再去等等。

感謝一路上幫我的Xuehui、Xuehui的室友、Mailtime 團隊、Alex。也一路上認識了很多人,每個 Uber、Lyft 的司機、Airbnb 的房東、每個告訴我怎麼走、怎麼坐車的人、飛機上的鄰座朋友,感謝在咖啡廳、校園、路上、商場、火車、公交上認識的每個人。

“去美國,不能再拖了!”

三天搞定美國旅遊簽證之後,過了一個星期3月9號收到了印有簽證的護照。於是訂了3月14號的機票,前往美國。第一次去外國,有些激動。但我知道出遠門一般也不需要帶什麼。我就帶了一兩件衣服,裝在了斜跨的電腦包裡。書包上背個電腦。去銀行換了3000美元,事後證明沒多大用,一張 Visa 銀行卡就夠了。背了個書包,斜跨一個包,就出發了。

飛機先飛往西雅圖,然後轉機去聖何塞。西雅圖飛機場去登機口直接可以坐小地鐵去。在首都國際機場,一般坐個巴士去登機。但西雅圖這裡完全是個全自動的輸送系統,沒有看到駕駛員。這些一節節車廂全自動地把乘客從任意一個登機口輸送到另外一個登機口。太強了,想不到一個飛機場還能這麼弄。

有點感覺像是來到一個公司,他們的測試、發布全是自動化的。有傑出的人才能想到這個方案,相關的機構也願意引入這個方案。

要等待六個小時才到轉機的航班,去 Burger King 買了點東西吃。這裡的服務員都好熱情。Burger King 的是一位大姐,輪到每個人的時候,她都打趣一兩句,像你多年的老朋友開你玩笑一樣。或許是因為競爭激烈的原因吧,像前面的輸送系統,這裡的人都希望做到最好,所以他們的老闆要求員工熱情對待客戶。事實上,普通的路人都很友好,所以服務員很熱情也是不足以奇。

一次在舊金山,地鐵和巴士都在一個地方,我不知道怎麼坐,看見兩個哥們走了過來,我拿出手機告訴他們我要去哪裡。他們說去地下坐。我跟著他們來到地下,他們進去驗票口了,我去買紙質票。他們等了我半分鐘,我還沒買好。我跟他們說,你們先走吧。他們接著告訴我,過了驗票口後,然後再下樓,到對面坐。我說好。他們才離開。

在北京取機票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姑娘。來西雅圖等機又見到了她。和她前前後後聊了有三四個小時。她去泰國旅遊來,是個護士。她的口頭禪是,”It depends”(這得看情況)。很多事情,比如美國的創業現狀、美國與中國的一些區別,我是一根筋,一就是一,而她總是能更全面地理解。她用 iMessage 非常多。待了20天後,我也發現,iMessage 對於美國人就像微信對於我們一樣。大概因為大家都用蘋果機,用iMessage直接走流量。

斯坦福和大學街

矽谷往下面看,很美,房屋感覺很整齊。到了之後學輝來接我,學輝是我在林業大學大一時候的助教,北大讀研之後來了谷歌工作。他開了一輛寶馬來接我,租的車,一個月300刀的樣子。來到他家,像別墅,一樓停車、二樓客廳和廚房、三樓三間臥室。感覺很舒服、寬敞。他和他大學同學一起住。

去谷歌吃了個早餐。我之前的公司因為入選了微軟加速器,也在微軟中國研究院吃過飯堂,已經很好了,可谷歌比這還好。吃完飯後,放盤子的地方是會轉動的,這邊放盤子,轉半圈,阿姨拿下來清洗盤子。當時我就震驚了。Google 停車的地方已經有充電樁了,電動汽車的時代即將到來。

接著打車去了斯坦福大學,uber 打車去,10來刀。和 uber 司機聊天,uber 司機是拉美裔人,他說在矽谷,創業公司無處不在(startups are everywhere)。他認為應該禁止公民有槍支,槍支會助長一些瘋狂的人。這裡還是要再次推薦下 visa 卡,這樣才能綁定到 uber 裡去。

接著搭訕了一個華人學生,生物科技專業的,來斯坦福讀研,他想找個地方自習一下。到了他想去的樓之後,我就在附近閒逛,想去斯坦福的計算機樓看看,於是來到了比爾蓋茨捐贈的樓:

在廊道裡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電子器件。

感覺他們好聰明,對教育理解非常深刻。我大學是北京林業大學,我們的教學樓雖然也有一些介紹林業專業的前輩,但相比於斯坦福,還是少太多了。蓋茨樓裡,在每一條廊道、每一個櫥櫃都是這樣的展覽。新一代的年輕人看到這些,會怎麼想呢?

接著我在整個樓閒逛,看到了一間間房間,裡面有學生在敲代碼、討論,走廊裡是他們的論文作品。

這裡有兩個華人PHD我聽說過,陳丹琦陳啟峰。兩個人都在高中時候就獲得了國際計算機競賽的金牌。

我不禁思考起我的未來。他們研究前沿科技,如何用圖像模擬真實的運動等。想必實況足球的技術也是來源於高校吧。而我大學早早輟學了,走上了創業的路子。Paul Graham 說,大學裡能為創業做的最好準備就是去把自己送進未來,站立在領域的前沿。創業最關鍵的是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像Google的創始人都是搜索引擎的專家,而商業的那些東西都是你創業了之後想學能立即學的。

接著去胡佛塔鳥瞰了斯坦福校園。

好多學院都是世界頂尖吧,好多教授都是世界一流吧。這裡培育出社會的引領者,這些人回過來捐贈給學校建教學樓,把它弄成展覽館一樣,影響著年輕一代去成為社會引領者,如此循環。

接著去斯坦福旁邊的大學街逛,165號是著名的“幸運的辦公室”,Google、PayPal 都在這裡誕生。在點心店裡認識了一個哥們,是C輪公司Bevy的CEO,從波士頓來這裡出差,跟投資人開會。

最後面兩張圖這個地方非常熱鬧,感覺好多人都是投資人、創業者。據說區分的一個好方法是,後仰著的是投資人,前傾的是創業者。為什麼這裡有這麼多投資人、創業者呢?投資機構公司在附近,還是創業者在這裡有很多?

晚上住 Airbnb 的房間,房東是當地人,從小到大生活在這裡。他說蘋果IPO時1980年他就知道了喬布斯,一直看著蘋果發展。他說科技是年輕人做的事情,需要非常多的精力。這種和喬布斯就在一個鎮裡的感覺真是神奇,從小到大耳濡目染,對科技有興趣的人,都會大大受到鼓勵。像我小時候,在神舟6號上天之後,我那時很興奮,夢想著成為一名宇航員。雖然神舟6號在陝西發射,我在廣東,依然讓我有這股志向。如果距離特別近的話,聽到的事蹟也很多。也不是只是新聞了,可能朋友就會親耳告訴你很多他親眼見的事蹟。

Google 與計算機歷史博物館

第二天,去 Google 的主樓逛了逛,好多棟,只參觀了一些。

接著來到計算機歷史博物館參觀,木質的算盤到機械式的計算機,再到電子計算機,硬盤、打印機、鼠標等硬件,Windows1.0、Photoshop等軟件歷史,遊戲、圖像技術的歷史,一覽無餘。感慨美帝技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上百年的一代又一代很多人的激情投入,讓它變得如此卓越。

上面工人把卡片送到機器上,機器對其進行排序。

Xerox 矽谷研究中心,神一樣的存在,發明了圖形化界面、鼠標、局域網、激光打印、面向對象編程、MVC架構、Bitmap。

出來之後,去吃了頓午餐,還蠻好吃的,某種意大利面。

先到這,後續會講下舊金山的明星公司的密集度以及那邊的薪水、舊金山租房生活了10天的感受,還有參觀大黃蜂號航空母艦的一些見聞。


Back 2025.01.18 D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