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于全矫正度数1.50D的日常舒适用镜实用指南 | 原创,AI翻译

Home 2024.11

最后更新于2025年8月30日

目录

  1. 逆转近视
    • 关键研究与资源
    • Todd Becker与王垠的方法
    • 相关文章与论文
    • 多焦点与渐进镜片解决方案
  2. 自然视力恢复技巧
    • 理解近视成因
    • “刚刚清晰”原则
    • 降度数配镜指南
    • 日常使用建议
    • 渐进改善预期
  3. 自然视力恢复进展
    • 三年个人实验数据
    • 详细验光历史记录
    • 测量追踪方法
    • 移动端优化的进度表
  4. 近视:现代却可逆的疾病 — Todd Becker
    • 基础研究视频
    • Todd Becker的科学演讲
    • 历史背景与发现
  5. 缺乏实践易出错
    • 回应批评与质疑
    • 实验证据的重要性
    • 个人家族史分析
    • 实践与理论方法对比
    • 企业界 parallels

逆转近视

最后更新于2025年8月


自然视力恢复技巧

2024年11月29日


自然视力恢复进展

最后更新:2024年11月28日

我的验光历史记录

整数格式

左眼

时间 近视 散光 视力
2022.03.05 350 225 1.0
2022.11.13 325 200 0.9
2023.04.20 300 125 1.0
2024.01.07 300 100 0.9
2024.11.28 250 100 0.9
2025.08.30 300 100 0.9

右眼

时间 近视 散光 视力
2022.03.05 575 175  
2022.11.13 550 175  
2023.04.20 500 125  
2024.01.07 475 125  
2024.11.28 425 125  
2025.08.30 500 100 0.9

小数格式

左眼

时间 近视 散光 视力
2022.03.05 -3.50 -2.25 1.0
2022.11.13 -3.25 -2.00 0.9
2023.04.20 -3.00 -1.25 1.0
2024.01.07 -3.00 -1.00 0.9
2024.11.28 -2.50 -1.00 0.9
2025.08.30 -3.00 -1.00 0.9

右眼

时间 近视 散光 视力
2022.03.05 -5.75 -1.75  
2022.11.13 -5.50 -1.75  
2023.04.20 -5.00 -1.25  
2024.01.07 -4.75 -1.25  
2024.11.28 -4.25 -1.25  
2025.08.30 -5.00 -1.00 0.9

近视:现代却可逆的疾病 — Todd Becker

我在王垠关于自然视力改善方法文章的脚注中发现了Todd Becker的视频。这个2014年上传的视频已获得超过120万次观看。

近视:现代却可逆的疾病 — Todd Becker, M.S. (AHS14)

如何与Todd Becker一起逆转近视(祖先健康今日第021期)


缺乏实践易出错

2025年7月11日

自王垠在其博客提出近视逆转方法后,出现了一些反对观点。我恰好读到部分看法。

自2022年起,我就按照这篇论文的描述进行实验。

我很易辨明对错。说遗传是近视主要风险因素是不正确的。在Todd Becker的YouTube视频引言中有段话:

近视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可逆的、由基因决定的状况,只能通过矫正镜片或手术改善。其患病率在美国和欧洲为30-40%,在一些亚洲国家超过50%,但在非洲和前工业化文化中很少见。近视发生率与智商、学业成就和工业化程度相关,表明环境因素在起作用——即近距离工作。

根据我的经验,这说法正确。我父亲有3个兄弟。4兄弟中有3人没有近视,一人有。父亲最小的弟弟有近视且学历最高,可能是学士学位。他们出生于1960和1970年代。

我自己则在2009年左右初中时开始近视,当时约-2.00屈光度。我记得那时熬夜关灯躺在床上用诺基亚手机。经过这样一个夏天,我感觉视力变差了。

我恰好认识一些反对观点的作者。他们也写博客或评论。在我进行3年实验、王垠尝试多种逆转近视方法后,在网上看到这类反对观点的第一反应是我们不在乎。他们不知道我们付出多少努力,如何否定自己的想法或重新开始,如何调整实验,又如何深思所有这些事。

作者警告我们注意王垠的发现本是出于好意。但事实上,作者尚未对此进行实验。我认同他关于创业的很多观点,因他有10年创业经历。但对近视本身,我们实验或阅读的大多数努力——以及人类对此的大多数发现或讨论——都不重要。只有少数真相重要。

我们并非不尊重反对观点。科学就是科学。全球有20亿近视患者不重要。其中大量人群使用能看清5米外黑板的全度数眼镜,却常用其看手机。这正是他们近视加深的原因。

验证王垠说法是否真实的一个简单方法是摘掉眼镜。如果近视仅175或200度,您无需眼镜也能看清手机。如果佩戴全度数眼镜,可将手机放远至80厘米或1米,可能仍能看清屏幕文字。

我发现一个大错误是他们不做实践实验,而我们大量实践并深入思考。他们只是照本宣科。

在企业界,我也看到类似情况。团队中工程师和领导者可能提出解决方案,但半数可能无效。我们需要尝试方案看结果。正如我10年软件工程经验中,数万次认为代码应 work 但测试失败。

从实践角度,我们实际上能做很多筛选。应招聘、沟通并与更注重实践的人共事。公司里喜欢动手实践的人可能成为更好的领导者。Steve Jobs曾强调高效个人贡献者的重要性。

因此判断观点质量或真实性时,可核查其实践程度。作者是否做大量实验?

我发现进行大量实践实验的人实际上不会过于固执己见。我知道逆转近视仍存疑问。降低150度还是200度对逆转近视最有效?我为此写了论文自然视力恢复:”刚刚清晰”原则

空谈容易,但进行实际实验、提出理论再验证更难,就像写代码一样。

缺乏实践经验易出错。犯过大量错误后,你会意识到相比错误造成的损失或痛苦,通过大量实践获取真相避免错误的麻烦微不足道。正如股票投资,终有一天你会明白相比投资失误的损失或痛苦,通过实践性彻底实验努力投资成功的麻烦微不足道。


自然逆转近视之旅

2025年1月5日

除三篇关于逆转近视的论文外,我想分享更多发现故事。

李志伟。(2023年6月)。自然视力恢复方法的实验验证。志伟博客。网络。PDF。

李志伟。(2023年6月)。逆转近视中的散光问题。志伟博客。网络。PDF。

李志伟。(2024年11月)。自然视力恢复:”刚刚清晰”原则。志伟博客。网络。PDF。

耐心

自然逆转近视进度较慢,就像减肥。在我3年经验中(2022年2月至2025年1月),我取得以下进展:

时间 左眼近视 左眼散光 右眼近视 右眼散光 矫正视力
2022.03.05 -3.50 -2.25 -5.75 -1.75 1.0
2022.11.13 -3.25 -2.00 -5.50 -1.75 0.9
2023.04.20 -3.00 -1.25 -5.00 -1.25 1.0
2024.01.07 -3.00 -1.00 -4.75 -1.25 0.9
2024.11.28 -2.50 -1.00 -4.25 -1.25 0.9

用Python绘制进度图:

img

因此,您需要保持耐心。

做正确的事,结果自现

只要做正确的事,结果就会发生。就像减肥,少食多运动会帮助减重。如果每月减1公斤,一年可减12公斤。

同样在学习中,如果每天学习10小时,一年就是3,650小时。

逆转近视的好消息是没有任何难以坚持的困难。只需让手机或电脑屏幕刚好清晰即可。

这是更舒适的前进方式。使用正确方法的成本是我需要准备另一副全度数眼镜用于驾驶、旅行观景和影院观影。

这些时刻在生活中只占小部分,每天最多2小时,其余15小时为清醒时间。

不安于现状,持续改进

第一年我主要进行电脑工作,佩戴降低1.50屈光度的眼镜。这种设置让我经常处于”刚刚清晰”状态,视力足够清晰又不至于过分锐利。然而第二年,当我转向在家攻读专科学位,电脑使用减少,主要依靠手机阅读材料和练习。

与朋友交流后,我开始了解双光镜和多焦点渐进镜片。甚至学习了像segment height、segment position和working distance for vision等术语。

这需要大量实验。掌握原理后,解决方案可以多样——从简单的处方增加+1.50D,到增加+2.00D,再到使用多焦点渐进镜片辅助。仍有改进空间。

ChatGPT出现后带来许多改进。很多聪明人正朝此方向思考。现实世界中有许多用例和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对于逆转近视,情况完全相同。老年人使用老花镜。

分享给急需的人

尽管我于2023年6月在微信订阅号平台分享了逆转近视文章,2024年12月收到一位声称其12岁孩子因500度近视(即-5.00)而沮丧的回复。我12岁时刚开始戴近视眼镜,度数为-2.00。

由于真相或发现知者甚少,只有急需者愿意尝试。这种逆转近视方法,可能由Todd Becker于2014年首次提出,终将流行。

新调整方法无负面影响。此外,越来越多的人将患近视,且度数会越来越大。

近视普及是否存在阴谋

佩戴全度数眼镜导致近视加深。近视并非有人故意造成。只是人类不够谨慎。佩戴全度数恢复5.0的正常儿童视力似乎很正常。

但人类不知道的是他们用其观看近物。发明多焦点渐进镜片或视力检测仪的人非常了解眼睛或近视的工作原理。

因此,这里的改进只是我们对用眼方式进行分类。我们观察到现代人主要使用手机或电脑。日常生活中远物模糊并不重要。

关键在于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眼睛能清晰看到想看的物体。如果将物体移远约10厘米变得模糊,说明我们用眼方式正确。

如何再次发现新事物

尝试在互联网上观察和学习更多。注意少数观点。亲自尝试实验。

生活中有许多改进。真相发现后似乎显而易见。人们只是以前未曾想到。Steve Jobs肯定理解这点。Steve Jobs的”Think Different”活动很好。

更有信心改善世界

看到如此多人戴眼镜,无论线上线下,我意识到这方面有改进空间。

他们的眼镜对于观看手机或电脑度数过强,这将导致近视逐渐恶化。


Back Donate